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企業(yè)該如何面對大V們的攝像頭

2022年03月23日 05:35   來源:經濟日報   佘 穎

  一場6萬人圍觀的砍價活動,把擁有8億用戶的拼多多送上了熱搜:近日某主播在直播過程中發(fā)起拼多多“砍一刀”免費領手機活動,將砍價鏈接轉發(fā)至多個QQ群,吸引了6萬多人圍觀。但2小時直播結束,砍價依然未能成功。很快,嘲諷拼多多“騙子”的聲音四起。

  熱搜沒有說的是,直播結束后,砍價鏈接依然有效,還有QQ用戶在幫主播砍價,又過了約2個小時砍價成功,當晚主播已兌換了手機。另據(jù)了解,6萬網友中,實際出手砍價的2000多人,拋去“羊毛黨”等無效砍價,幫助主播有效砍價的僅有數(shù)百人。所以,“六萬人砍價不成功”的熱搜與事實有出入,實際上是數(shù)百人用約4個小時“砍”到了一部價值2000多元的手機。

  事實與輿情之間的反差,提出了企業(yè)如何面對大V們的攝像頭,以及攝像頭如何監(jiān)督企業(yè)這一新課題。新媒體時代,攝像頭監(jiān)督時刻在線。有些大V粉絲量可達百萬、千萬,不管他們是為了流量還是追求正義,其爆料客觀上使得企業(yè)的一舉一動都被放在聚光燈下檢驗。表現(xiàn)好的企業(yè)可以收獲贊美,表現(xiàn)差的卻可能引發(fā)輿情。

  然而,平臺的經營行為和服務水平有時卻經不起檢驗。就拿促銷來說,不管是拉用戶砍價領免費商品,還是各種湊10單免一單、集福字分紅包,實質上都是平臺以補貼換流量。用戶也很清楚互聯(lián)網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他們參與活動時,就做好了要付出時間、流量、人脈等代價的準備。只要有言在先,哪怕只有十萬分之一的可能,消費者也不會抱怨。

  問題在于,平臺既要吸引用戶又要控制成本,往往選擇模糊處理,只強調有好處拿,卻不明示概率幾何,造成消費者預期落空。中消協(xié)曾經發(fā)布消費提示,指出電商促銷水分多,有消費者在某平臺搶到了900多個紅包,但實際優(yōu)惠金額累計不到10元;有的平臺優(yōu)惠活動可能就消費期限、商品品類、消費金額等設置隱形門檻,讓消費者的知情權打了折扣。

  要解決這一問題,需完善行業(yè)規(guī)則、貼合法律規(guī)定、尊重消費者訴求。根據(jù)市場監(jiān)管總局出臺的《規(guī)范促銷行為暫行規(guī)定》,經營者在有獎銷售前,應當明確公布獎項種類、參與條件、獎金金額或者獎品價格、獎品數(shù)量或者中獎概率等信息。降價促銷時,則需要以本次促銷活動前七日內最低成交價格為基準。這一規(guī)定已實施近兩年,種種不規(guī)范現(xiàn)象卻依然存在,影響著消費體驗。

  拼多多這次上熱搜給所有商家提了一個醒:合規(guī)經營必須常態(tài)化,沒準下一次還有主播開著攝像頭來體驗。想過這一關,只有進一步完善活動流程和規(guī)則,優(yōu)化活動指引,提升活動體驗,服務好每一位用戶。

  近些年,越來越多新聞來自大V爆料,或者由他們轉發(fā)的一般爆料發(fā)酵。這些爆料大多數(shù)促進了行業(yè)整改,也有少數(shù)變成了無厘頭鬧劇。大V們兼具消費者和自媒體角色,積極行使監(jiān)督權,有利于倒逼平臺和經營者誠信經營。要認識到,影響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大V們行使監(jiān)督權時,更加有必要以事實為依據(jù)引導合理質疑、提供有價值的理性分析,共促消費維權社會共治格局。(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佘 穎)

(責任編輯:馮虎)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企業(yè)該如何面對大V們的攝像頭

2022-03-23 05:35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